台南後壁國小的戶外教學,這天到了非常靜態的石頭館,對於老師好像有點誇張的喊話,同學們覺得半信半疑。訓導主任許順清:「種類之多,多到讓你看得都這樣,瞠目結舌,讓你看得都眼花撩亂。」



小朋友:「陳爺爺好,大家好。」

在禮貌性跟接近80歲身材瘦小的館長打完招呼後,小朋友走進不太起眼、而且密閉空間的礦物館,直到關了燈才發現,老師沒有騙人。小朋友:「哇!」

許順清:「你們看了覺得漂不漂亮?」小朋友:「漂亮。」許順清:「那你們覺得好不好看?」小朋友:「好看。」

開了眼界的小朋友,紛紛伸手觸碰這些石頭,在這座博物館內,幾乎可以走到哪摸到哪,沒有禁令。石頭館長陳仁德:「沒有關係,它這個不會壞,博物館不太讓人這樣摸,對啦,但我們這是教育用的,普通博物館也不讓人家照相,我這都是讓人家照相,我不認為這是私人的財產,所以任他們摸沒關係,都沒關係。」

將私人收藏,視為公共財的陳仁德,樂於把硬梆梆的石頭,跟大家一起分享,也把研究後的知識,化繁為簡的傳承給民眾。陳仁德:「在那個外太空,假使這個隕石,這一塊隕石啊,假使3噸到4噸,掉到我們地球來,只剩1公斤。」

館內的石頭,除了來自外太空之外,絕大多數來自館長走過的112個國家,像西伯利亞的這些動物骨骼化石,就是鎮館三寶。陳仁德:「在冰河時期,這段時間,動物也很多,我們常常看到長毛象,看到長毛象,再來就是看到長毛犀牛,這個大角鹿啊,就是比較少。」

正因為鹿角太大,在猛獸追逐時候,影響逃命速度或卡住樹枝,所以當年存活數量就少,被完整冰封的化石,也很罕見。陳仁德:「你們到各地方去參觀博物館,能夠3件都排在一起的,很少很少,所以我們這3件,我們覺得不錯啦,所以把它當作鎮館之寶。」

雖然陳仁德很自豪,這樣的館藏是國際級的,但是也誠實回答老師提問,這些化石並非百分百真實。老師:「因為這個化石看起來很完整啊,它整個很完整啊。」陳仁德:「對,但是我剛才講過,化石有50%以上就不錯,剩下的就是要用鋼模去複製起來,拼在一起。」

而小學生則對老人家耗費多少時間金錢,感到好奇。學童:「你蓋了這間大概花了不少錢?」陳仁德:「喔,花了很多錢,時間花了50年。」學童:「你50年才找到這些的喔?」陳仁德:「50年前,你們都還沒有生下來,哈哈哈。」學童:「你小時候就在找了喔?」陳仁德:「對,28歲開始集這個石頭。」

其實回顧當年,就在比眼前小朋友,大不了幾歲的時候,因為家境貧窮,初二就差點輟學,班導師問他為什麼沒繳註冊費時,自尊心受傷的陳仁德,當下決定放棄學業。陳仁德:「我馬上走,我不來了,這樣啦,我就轉身就要走,結果我老師給我拉回來,給我抱,等於就是抱在一起,他說你每天都要來,這個註冊的事情老師幫你解決。」

後來從初二到高一,註冊費都是恩師贊助,還幫他跟圖書館借教科書,期末考完再整套歸還,讓陳仁德感激在心,道別時許下承諾。陳仁德:「有朝一日,有成功機會的話,我會回來報答你,老師講他說,我快60歲了,你才10幾歲,你將來不要報答我,將來回饋社會就好了,因為這一句話,這一句話,我老是記在心裡。」

出社會之後,本來想從開書店到成立圖書館,讓人免費借閱,借此報答師恩,但各地都有公家圖書館之後,則決定換個方式回饋社會,28歲到花蓮旅遊時,聽到有人說,地球上沒有2顆石頭是一樣的,結果買下生平第1顆石頭,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。

陳仁德:「因為我書店裡面,有日文版的化石圖鑑有礦物圖鑑,我就拿來看一看,人家都有系統的整理,已經都100多年了嘛,台灣還沒有私人玩這個,當然學校教材是有啦,後來我就想,好,我來按部就班,來蒐集這個礦物跟化石,將來要來開一個館。」

靠著一個信念、一股傻勁,陳仁德於是慢慢展開他的五大洲冒險之旅,他不要鑽石、黃金,卻積極四處蒐集圖鑑中,各式冷冰冰、沉甸甸的石頭。學童:「9噸2,9噸。」陳仁德:「9公噸喔,1噸等於1千公斤嘛,9千公斤多耶,這是9噸2嘛。」

這塊紅璧玉在美洲的巴西買的,而這一塊拉長石,則要跑到非洲外海。陳仁德:「有時候要一塊石頭都跑得好遠,這個哪裡呢,就是從南非,又坐3個多鐘頭的飛機,到馬達加斯加去好累,那個時候有錢又有閒,現在就不行了。」

另一趟行程到了阿根廷,沒想到要找的石頭,還在遙遠天邊,要花將近一星期來回,要找翻譯兼司機,將生死置之度外。陳仁德:「1天450元美金(當時約台幣1萬6),我向飯店,他幫我找這個人租這個車子,但是我有給他講,我說萬一我6天沒有回來的話,你要替我報案,因為萬一失蹤的話就糟糕了。」

還好平安歸來,至於到蘇聯購買長毛象化石,不確定性就更高了,20年前花台幣400萬,要是運不出海關,一半訂金就全沒了,因此分6車載送,分散風險。陳仁德:「遊覽車不是一起出發,每一個小時出發一部,我說假使萬一,我被扣在那邊,你們就不要上來了,你們都退回去,我給你一半的訂金,等於就是送給你了,假使你看都有通過的話,我在那個赫爾辛基的交界,赫爾辛斯基、芬蘭,在那邊交界,過了海關了,等於我錢全部付就是了。」

靠著運氣,把當時已經是蘇聯國寶的長毛象化石,從列寧格勒送出國,最終毫髮無傷運回台灣,實屬不易,而全球獵石頭的行動,也要靠堅強財力當後盾,陳仁德的第一桶金,是靠著日劇時代受教育的背景,到處收購龍銀而來。陳仁德:「40幾年前的事情,我看到雜誌上有寫,日本人在收日本龍洋。」

看準商機,他用3元買進,連銀樓都拿來賣給他,但陳仁德越收越多,連枕邊人都看不下去。陳仁德:「我太太常常在嘮叨,他說不要傻了,世間沒有這麼好事情,我說現在已經100多元了呢,後來一直到民國65年,變成一個650元。」

時機已經成熟,陳仁德賣出堆了整房間的龍銀,日本商人專程到嘉義鑑定,結果雙方皆大歡喜。陳仁德:「講一句比較誇大一點,等於一夜致富,一下子來了這麼多錢,你看一個買3元進來,有賣1萬多元,有幾千元的,最便宜他成交的還有650元,所以那一筆錢我賺了很多。」

只是20年來的免費參觀,報著回饋社會的心,近年卻接連遭到沈重打擊。陳仁德:「每一個禮拜禮拜一到禮拜五,平均一天都有15部的遊覽車到25部,禮拜六跟禮拜天,一天都40部到60部遊覽車,因為是免費嘛,好多人都來看;大概有很多人就想,這個老闆可能是很有錢或是怎麼樣,後來認識我小孩,一天到晚變成酒肉朋友一大堆,後來就是肝硬化死了,所以他死了以後,這個罪我是原罪。」

經常捫心自問,如果不是自己,兒子或許不會去世。陳仁德:「為著要回報老師這個的恩情,我才開這個博物館,所以後來想一想,也是坦然,但到現在已經死了4年多,我常常在,還是很…,覺得很內疚就是了。」

另外歲月不饒人,民國百年,陳仁德就78歲了,除了有心肌梗塞的老毛病之外,訪問中,他血糖過低,員工也很緊張。員工:「他可能需要那個,對對對,他血糖低,好好好,他血糖很低,所以要吃一點糖,來先吃一點喔。」陳仁德:「這血糖藥嗎。」員工:「不是,這巧克力。」

還有石頭館被迫搬家的壓力,7、8年來,已經讓他傷透腦筋,陳仁德回到嘉義舊館老家,已經是一片孤寂。陳仁德:「因為這土地,市政府要區段徵收,所以怎麼講呢,因為按照市政府的政策,我們也是要遵守啦,所以提早找到後壁(台南)那邊去,因為是不得已,本來我是土生土長的嘉義市人,也是捨不得離開,但是環境已經到如此,不搬也不行啦。」

77歲開始,畢生心血搬了家,雖然台南人很開心,賺到一座博物館,但陳仁德每天嘉義、台南往返上下班,除了砸千萬整修費,讓新館美輪美奐之外,每個月連帶租金,薪資水電等開銷高達60萬,讓老人家的壓力非常大。

陳仁德:「不管小孩、太太,都是反對我再做下去,因為說我年紀太大了,本來我的計畫在那邊9千2百坪,要計畫因為石頭是靜態的展覽,要準備蓋幾間動態的啦,好像那個火山爆發的情景,還有隕石掉下來的情況,用3D的做起來,但是現在好像,年紀太大了,要在開創下去,又要花很多錢,所以暫時已經沒有這個構想了。」

為了跟現實妥協,20年免費參觀的福利無法延續,新館還擺出了面積寬廣,卻經常冷冷清清的藝品區,讓遊客幫忙拚經濟,讓每個月的嚴重虧損金額能逐漸縮小,還有自家小孩沒興趣不接棒,後繼無人的問題,陳仁德也已經想好對策。

陳仁德:「我現在還是在要堅持做下去,假使真的身體不行的話,有兩條路,一點就是全部捐給政府,第二點就是經濟許可的範圍內,捐給政府,要是經濟還是不如意的話,我準備賣一部分,把它賣掉。」

雖然陳仁德一輩子的志業,讓參觀民眾大開眼界,也頗有教育意義,但是理想跟現實的拉鋸戰,讓彷彿走在鋼索上的老先生,還在找尋平衡點。

文章來源: TVBS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婚紗攝影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